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99|回复: 0

恩生于害,害生于恩,有恩惠的不一定是贵人

[复制链接]

41

主题

0

回帖

125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25
发表于 2023-7-28 15:27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阴符经》有云:恩生于害,害生于恩。恩和害,阴与阳,可以相互转化,这正体现了哲学中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思想。在骊山大讲堂中是这样解释恩与害的:恩,是指过度满足于自己和他人不合理的要求;害,是不好,不吉祥的结局,过度宠爱和贪得无厌所导致的灾难性的结果。恩生于害,乍看之下可能觉得很难理解,但细想之下,生活之中处处体现了这一点。学习中老师对你严加管教,责令你按时背书写作业,才有了后来的优异成绩;工作中有了领导的严苛要求,甚至可能没有好脸色,才有了工作的进步,业绩的提升。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害生于恩。日常父母对孩子的宠溺,无论什么要求都会满足,真是捧在手里,含在嘴里,结果就导致孩子自理能力不足,不体会父母的辛苦,缺少基本的生活技能;员工平时偷懒,不认真,作为领导放任自流,员工一时觉得很舒服到了最后只会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学会,公司还会认为养了个闲人,被辞退都有可能。因为一时的贪图安逸,给自己埋下了随时可能爆炸的雷。“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人的一生都是要经过锻炼的,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,这样的人才会真正成为生活的主导者。一味地沉溺于别人带来的“恩”,只会让自己失去思考的能力,习惯于别人的庇佑,难成大事。这样的“恩”,不是真的恩,带来这种恩惠的人,也不是要感恩的人,应该立即远离!这就是人生的复杂与无奈,是属于人生独有的辩证法。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能只着眼于现在,而是要放眼于未来,考量其后续发展,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的恩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